鹞子下狡兔,不顾黄雀群。男儿饱百战,少年笑杀人。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不堪老病缚閒身,面目峥嵘岁月新。半世略无如意事,五年惯作在家贫。
悠悠怀抱希知我,诩诩交游喜负人。俯仰世情都勘破,西风独立岸纶巾。
金陵南郭化城居,景物依依六代馀。华榜犹悬中使敕,宝函常护上乘书。
烛龙夜夜留金塔,灵鹫朝朝映绮疏。却忆山阴王子辈,昔年曾此话玄虚。
子建相逢恐未真,寄言个是洛川神。东风枉与涂脂粉,睡老鸳鸯不嫁人。
客里维舟夜,怀中拜月明。迩来三五夕,见月倍伤情。
少戆还君著作庭,天将雨露寓雷霆。遂初此去臣何慊,乱政从来国有刑。
书壁会当思鲁直,裂麻竟不相延龄。陔馀未乏酬恩地,勤与乡邻讲孝经。
残生光景满腔愁,平地江河汹涌流。
可痛事多周正月,不言心有晋春秋。
俗饕无梦亦寻鹿,人饱自歌谁饭牛。
咄咄向天天不管,方来毕竟几时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