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扇

自从团扇弃,空复掩梁尘。寒影收云叶,清光暗月轮。

谁怜班氏女,薄命汉宫人。但使缄兰笥,君情会更新。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猜你喜欢

金戺瑶阶日月边,晓风花柳带非烟。千官剑佩鸣双阙,万国英豪到九天。

玉座忽临黄伞正,御题初出紫衣传。小臣何幸陪诸老,待罪重来十六年。

鹗飞不在泥,决有青云趣。凤凰不妄出,恐为时所误。

桓桓南都贤,幸遭明主顾。垂绅正手板,磊落奏治具。

源流出无穷,胸胆豁以露。帝曰卿良哉,予僚汝之父。

果见麒麟儿,腾骧蹈前步。擢为东宫允,往漕八州赋。

予将观汝能,慎勿惮细故。朅来重湖南,君恩密宣布。

拔才惟俊明,逐吏皆狡蠹。朝廷方更化,免役出金助。

深沉详施为,委曲善告谕。有司绝诛求,比屋乐农务。

贫富一以均,歌颂喧道路。七月新书成,入奏驰骏驭。

君来万家春,君去秋色暮。清湘似君心,偏使丑影惧。

何时到金阙,显用期必遇。成法无瑕玼,后效有程度。

皇皇太上圣,赫赫师尹辅。大业日愈新,虚怀未尝饫。

谏垣将峻陟,使节岂还付。却忆仁祖朝,天下复庠序。

南都最为盛,万里英材聚。严严高平公,明堂真栋柱。

尚书继踵来,两献仲舒疏。君家有大阮,敛缩未腾翥。

名声晚乃达,霖雨今仍霪。信哉颜渊氏,必用孔子铸。

邦家不乏才,社稷永盘固。伊予亦何人,不异罝中兔。

时命适大谬,与物竟多迕。卑栖邵陵幕,窃禄饱婴孺。

不才甘委置,朽木费吹嘘。一朝逢知己,拔茅冀连茹。

翻思刷羽翰,翩翩厕鸳鹭。不然弃已归,筑室幽闲处。

吐纳元和津,万事不挂虑。韩子亦尝云,岂肯居沮洳。

儿时见此诗,面壁心欢喜。盘桓日云暮,雒诵犹未已。

今晨款禅扉,破灶茶烟起。尘封阁上经,蜗篆窗间几。

重启碧纱笼,生气犹满纸。名山留千秋,先生长不死。

忘却儒官冷,谁为蜀道吟。一身犹长物,万事岂关心。

水鸟窥鱼立,山云带雨沉。人生聊适意,莫受旅愁侵。

荆山天峙,辟立万丈。兰薄晖崖,琼林激响。哲人秀举,和璧夜朗。

凌霄矫翰,希风清往。

矫翰伊何,羽仪鲜洁。清往伊何,自然挺彻。易达外畅,聪鉴内察。

思乐寒权,披条映雪。

朱火炎上,渌水赴泉。风以气积,冰由霜坚。妙感无假,率应自然。

我虽异韵,及尔同玄。如彼竹柏,厉飙俱鲜。

利交甘绝,仰违玄指。君子淡亲,湛若澄水。余与吾生,相忘隐机。

泰不期显,在悴通否。

人间诚难,通由达识。才照经纶,能泯同异。钝神幽疾,宜处无事。

遇物以器,各自得意。长短任真,乃合其至。

畴昔宴游,缱绻髫乱。或方童颜,或始角巾。搴褐揽帔,濯素□吝。

壑无深流,丘无嚣仞。今也华发,卑高殊韵。形迹外乖,理畅内润。

巢由坦步,稷契王佐。太公奇拔,首阳空饿。各乘其道,两无贰过。

愿纺玄契,废疾高卧。

来赠载婉,妙有新唱。博以兼济,约以理当。非不悦子,驽骥殊量。

鸟养养之,任其沈飏。取诸胸怀,寄想郢匠。

纤腰微步玉精神,妙舞轻盈掌上身。宠压汉宫生富贵,嬉春倾动百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