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短髯怀古,更文游台上,秋生吟兴。闻说坡仙来把酒,月底频留清影。极目平芜,孤城四水,画角西风劲。曲阑犹在,十分心事谁领。
词卷空落人间,黄楼何处,回首愁深省。斜照寒鸦知几度,梦想当年名胜。只有山川,曾窥翰墨,仿佛余风韵。旧游休问,柳花淮甸春冷。
我学比棘猴,漫费三年刻。技成无所用,奔走虚南北。
儒生纷逐利,雅道日衰息。乃独资章甫,取售裸人国。
虽知自守重,岂若趋时得。念欲障狂澜,亮非一篑力。
吁嗟且置此,徒使气填臆。与子共师友,焉得久默默。
行行慎兹道,慰我日恻恻。
翠垆烟,红烛雨。雨底铜壶,滴到难挨处。欲作新诗心自语。
身入中年,怕作关情句。
酒如油,花似雾。谈笑风流,一霎抛人去。病与穷愁相伴住。
笺恳天公,残日休如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