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浮云挟山山不移,崭然山碧无云时。纷红骇绿塞涧户,岁寒特厉青松枝。
城南鼓钟若唤客,数来见佛低双眉。此间自具正法眼,参禅却恨无真诗。
登高放眼望大海,日堆万顷红玻璃。时时波涛奋欲起,遥知其下蟠蛟螭。
不觉此身渺一粟,到此有诗安敢奇。更怜众生眯尘劫,惆怅刮膜思金鎞。
此子本非自了汉,向人饶舌津梁疲。台高去天不数尺,手招玄鹤来下之。
长星劝尔一杯酒,乘鹤东去寻吾师。安期之枣如瓜大,饷人一饱长无饥。
呜呼此枣一饱长无饥,鼎丹窃睨胡为哉,而况秦政汉彻非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