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秦台女,青云路不遥。
但愁明月夜,天上唤吹箫。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力排谶纬本非经,言直多因见理明。
却憾临危无定守,仓皇叩地苦求生。
野菜谁将满把归,水蓊须长杞苗肥。任他比并膏粱味,直底西山怨采薇。
小桃微雨夜来香,朝入鸡坊暮狗坊。
无赖杨花偏解妒,团风先占打球场。
临岐终日自裴回,干我茅斋半亩苔。山上乱云随手变,浙东飞雨过江来。一元和气归中正,百怪苍渊起蛰雷。千里稻花应秀色,酒樽风月醉亭台。
风波道路海天心,残雪凝冰照北林。
忘象新删红豆解,安诗都付白沙吟。
鹑衣拥日听黄鸟,藜杖穿云指碧浔。
尘外唯馀桑下恋,千岩万壑忆山阴。
长安别后怀君甚,下马频过太法师。曲沃政看重布日,横渠书忆旧谈时。
忧深未觉江湖远,望切真嫌道路迟。若问东山今岭外,暮云千里隔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