杲杲炽日羽,施施掩飙斿。我车既已写,四马亦孔柔。
射夫率原隰,君子循方舟。杨柳囊其鲜,鹿豕填相求。
多士自允异,燕乐成王猷。驾言徂东郊,出洛朝诸侯。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花里南楼春夜寒,还如王屋上天坛。归山不道无明月,谁共相从到晓看。
山中气候别,二月已闻蝉。乍到清凉景,翻疑暑伏天。
此身多暇日,何事更惊年。杂溜淙淙响,相和胜管弦。
桑叶老欲尽,春蚕已就眠。那能不作茧,丝子自缠绵。
一别王郎六载馀,平安时接数行书。昔闻匣锁双龙剑,今见门迎五马车。
薄取田租人肯负,多藏海错客频需。九天使者搜才俊,沧海还遗照乘珠。
忆别分携在柳阴,奇山上望象山岑。手牵玉藕丝难断,口嚼青茶苦自禁。
古镜不磨难见面,银缸未点尚留心。寥寥孤馆同谁语,芭雨桐风几夜深。
万法本空,与谁为侣。
道得十成,难为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