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酒枯鱼自不贫,黄花况复席边新。明朝纵及龙山会,那得长逢落帽人。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晚寒浓,残雪重,春意在何许。萼绿仙姿,海上未飞去。粲粲玉立丰标,天寒日暮,笑东风、不曾轻付。几凝伫。闲为写出横斜,无声断肠句。常对幽情,何事更重赋。待约他日貂裘,玉溪清夜,喷龙吟、月明徐步。
雄名垂竹帛,荒陵压阡陌。终古更何闻,悲风入松柏。
半载离愁结,连床片刻消。暂邀青眼顾,又望白云遥。
有梦都萧瑟,逢场亦寂寥。知君同此意,共忆路迢迢。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字为罗敷。
首戴金翠饰,耳缀明月珠。白素为下裾,丹霞为上襦。
一顾倾朝市,再顾国为虚。问女居安在,堂在城南居。
青楼临大巷,幽门结重枢。使君自南来,驷马立踟蹰。
遣吏谢贤女,岂可同行车。斯女长跪对,使君言何殊。
使君自有妇,贱妾有鄙夫。天地正厥位,愿君改其图。
日落村边路,风凉溪上舟。居人多草食,钓叟几羊裘。
一叶平生志,空江五月秋。客星今寂寞,烟永共谁游。
试看腊向天涯尽,独有边愁恋二毛。列塞云连青海色,双弧春隐赤鱼韬。
晨炊烟断家谋拙,旅病魂惊国事劳。西望蓟门通御气,孤臣不惜敝征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