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书摇落度江来,为忆风流许掾才。曾是支公门下客,秋光偏在雨花台。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银烛烧残梦未回,旧家庭院已荒苔。玉箫声杳人何处,惟有东风燕子来。
朝罢鸣珂出禁城,桥门释菜列簪缨。春回芹藻香风动,日射宫墙曙色晴。
万古人才归化育,两间伦纪赖昭明。愿将馀泽资王化,还冀神功默相成。
淮上分司隔郡城,旧游兹复赠君行。官非外补犹差遣,客不频来少送迎。
莫倚名题金榜贵,直将心付水曹清。多情为问山阳守,种得甘棠几树成。
隐几待明发,醒然警晨钟。策杖入园扉,晓寒何惺忪。
微茫露奇石,淅沥栖长松。当轩风尚竦,隔屋云犹浓。
爱此作小立,寒犯裘蒙茸。庆兹首祚日,是日斗柄东。
侧闻野叟言,百岁不易逢。今当清晏时,寿寓方延洪。
九垓虽云远,同在春风中。奚为望西笑,耕凿皆尧农。
有园广五亩,有田可十弓。学稼与学圃,我将何适从。
古梅解人意,花开若为容。折之贡北堂,以为椒酒供。
苦林无停阴,积石无还流。
葵藿变旦莫,蟪蛄疑春秋。
寸晷轻尺璧,神功宁九州。
仰思坐待旦,礼乐隆成周。
君子不可閒,努力崇嘉猷。
当思竹帛载,不为鬓发羞。
卓锡飞泉流,人天大欢喜。来既无心来,止应何处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