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省秋来叹二毛,还将白雪向君操。千峰曙色开金掌,并马寒光照锦袍。
空翠欲浮仙阙动,晴云犹傍帝城高。初疑大庾梅花发,忽忆扬州八月涛。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古驿石桥边,迢遥草际天。庙昏吹鬼火,城晓冷人烟。
乐计江南近,烽讹塞北传。看花怀士兴,空愧祖生鞭。
雪消烟涨清江浦。碧草春无数。江南几树夕阳红。点点归帆吹尽、晚来风。楼头自擫昭华管。我已无肠断。断行双雁向人飞。织锦回文空在、寄它谁。
凛凛汾阳秀,螺川旧徙居。文名动场屋,孝节冠乡闾。
御史论才久,方州躐等除。朝廷终器使,宗庙得璠玙。
才奉潘舆来,复奉潘舆去。来忆紫微花,去忆灵椿树。
来去肯辞劳,孝友夙所慕。雁声催早寒,关河秋色暮。
仗剑出都门,愁心关去住。秋风五两轻,扬帆入烟雾。
行行到乡山,亲旧欣相顾。称觞一乐堂,满堂春煦煦。
行看太史占,西江德星聚。
别圃从容过,回冈更有亭。沙痕浮日白,山色印江青。
列岫承余韵,支颐感客星。无须催小队,渔唱暮堪听。
野水漾初春,苔涵绿字新。烟云都不染,风雨故如神。
软影翰非弱,馀寒手不龟。凤兮衰已久,还现素臣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