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问梅花上苑迟,坐中南客重相思。
开帘署有青山色,对酒人如白雪枝。
驿使书来春不见,仙郎梦断月应知。
偏惊直北多烽火,昨夜关山笛里吹。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未闻叩齿未知禅,异代无从问大颠。欲乞灵光医俗骨,馨香满抱是轻烟。
上林随驾赏芳辰,曲赐黄封腊味醇。供帐不须劳幕士,垂杨为盖草为茵。
虞城枕山麓,七水流如弦。昔人肇嘉名,千古称琴川。
猗余少年日,结庐住川边。每得琴中趣,不暇丝桐传。
此意常自知,脉脉无与言。
微才空觉滞京师,末学曾为叔父知。雪里题诗偏见赏,
林间饮酒独令随。游客尽伤春色老,贫居还惜暮阴移。
欲归江海寻山去,愿报何人得桂枝。
白发滦州守,邦畿久著称。心清何所似,皎洁玉壶冰。
数米功难致,烹鲜道可凭。从知清净理,未愧古人能。
楼观倚长霄,登攀及霁朝。高如石门顶,胜拟赤城标。
天路云虹近,人寰气象遥。山围伯禹庙,江落伍胥潮。
徂暑迎秋薄,凉风是日飘。果林馀苦李,萍水覆甘蕉。
览古嗟夷漫,凌空爱泬寥。更闻金刹下,钟梵晚萧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