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子与游保叔塔同赋

古塔松台对寂寥,高斋斜日傍渔樵。金牛忽见湖中影,铁骑初回海上潮。

更倚连城明月动,并携双剑落星摇。若非赋有凌云气,笔厎天花可自飘。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猜你喜欢

华山东麓秦遗民,当时依山来避秦。

至今风俗含古意,柔桑渌水招行人。

行人掉臂不回首,争入崤函土囊口。

惟有使君千里来,欲饮三堂无事酒。

三堂本来一事无,日长睡起闻投壶。

床头砚石开云月,涧底松根劚雪腴。

山棚盗散人安寝,劝买耕牛发陈廪。

归来只作水衡卿,我欲携壶就君饮。

苏子人中龙,卓立见天骨。羞为豪侠儿,慕彼苏武节。

立名希古人,慷慨志胜郁。世俗那得知,笑者徒吃吃。

弃文忽就武,三年渤海窟。往返绝江河,出入随齐汨。

南人故善游,水战称于越。不失其国能,将继先贤烈。

海角常风寒,浪打苍崖裂。东望三神山,波涛吐复没。

长鲸驾空来,万里开溟渤。夜半海日生,照耀黄金阙。

云霞纷灿烂,仙人若仿佛。须臾升天中,浮光四海溢。

忆昔客申江,君乃居蓬荜。同志二三子,乐道甘芋栗。

吟哦不绝口,箸作无停笔。我暇时过从,铿锵听琴瑟。

相对终日坐,高谈或扪虱。未知慕富贵,安敢怨沦屈。

斯乐谓可常,雨散嗟倏忽。君既纵汪洋,我返事暇逸。

出处各异途,会面知何日。自从来苍梧,教授滥承缺。

重华去已远,遗风自简质。所愧为人师,善诱焉足说。

无为若有为,士亦安吾拙。翻思平生游,感叹屡呜咽。

安得乘长风,吹度云天阔。殷勤各努力,明德期白发。

文母扶皇运,成王绍庆基。萧公翼左右,裴相系安危。

共恨登庸晚,俄成殄瘁悲。旂常纪勋业,长与日星垂。

欲向江湖去,何年理钓蓑。城山入楼近,邻竹过墙多。

春瓮浮红酒,晴天戏白鹅。闭门且消病,俗吏莫相过。

华藏经堂佛地尊,晴光步去倏冥昏。雷声催雨千峰暗,云气沈山万树吞。

泉入急流添暗响,崖悬新绿湿苔痕。须臾霁色饶清韵,风卷松涛出寺门。

万里江湖憔悴身,鼕鼕街鼓不饶人。只愁一夜梅花老,看到天明付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