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缭绕树横斜,中有柴桑令尹家。白发几回能载酒,春风何处不看花。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鹬蚌相持急,渔夫两获之。圣心不务德,人意况多私。
生死忍相假,荣名耻所期。寄言奋翮者,防有翼伤时。
会稽岩壑今犹古,王谢经行何所之?感慨传人有余思,风流异代不同时。
春来野水生蒲柳,雨过空山长蒺藜。
异代无人知禹穴,游人来往到今疑。
洞霄双径傍何村,松菊归来想自存。官牒推移应一笑,桃花源上且寻论。
端居有所思,美人碣石北。
别来已十年,时时梦颜色。
朔风吹海云,白昼成昏黑。
猰貐齿如剑,麒麟斗相蚀。
岂无三月粮,宁乏长风翼。
畏此不敢往,抚膺长太息。
先生老去饮无兴,居士病来闲有馀。犹觉醉吟多放逸,
不如禅定更清虚。柘枝紫袖教丸药,羯鼓苍头遣种蔬。
却被山僧戏相问,一时改业意何如。
秋到山川自童涸,春回草木又勾尖。
阴机尽处雷居地,月魄生时日在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