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山中约,人来江上遥。
张灯传彩笔,换酒出金貂。
贫病看交好,文章慰寂寥。
天涯还此会,留醉驻春宵。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五陵群少各贤豪,客有能诗调独高。受业不随秦博士,为文无害汉功曹。
十年我辈惭龙卧,万里君家起凤毛。江左衣冠堪此地,美名如昨照同袍。
赤夏辞东何处游,五云直北是瀛洲。华胥梦破孤城月,玄朔情违一叶舟。
白雪俄惊调沧海,綵毫无计侍清秋。幽岩莫逆佳期在,早晚霜台慰别愁。
骐驎归苑寂,蟋蟀近床鸣。
往事梦中复,暗愁闲处生。
篝灯留掩映,城柝递分明。
此地还追忆,秋窗晓月情。
狄公门下识贤良,七十才登政事堂。一代勋名关社稷,千年俎豆肃江乡。
荒城日落悲风起,古殿云深鸟迹藏。寄语题诗江上客,休将轶事说荒唐。
辇毂当年别,簪裳末路同。江湖人已老,家国恨何穷。
山有伤心碧,尘无没马红。举鞭还送客,落日泪痕中。
世从有巢来,其变日以下。高栋夸连云,琐琐何为者。
西戎闻有之,中古已甚寡。既横木为门,复以板代瓦。
还愁雨如麻,最喜日色赭。主人久登瀛,门外施行马。
不烦十家产,恰受两人坐。制岂仿僧寮,材乃取市舸。
椎结碍弥明,小冠宜子夏。名岂虚铁垆,价已踰玉斝。
每于公暇来,便觉素心写。问谁来最多,恐莫如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