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见歌舞,不自爱阳春。少年双泪落,知是他乡人。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未待金鸣送曙光,雁行罗列进桃汤。如何白兽尊中酒,尽日无人引一觞。
知与坡仙有宿盟,来贤岩畔旧经行。
节同老柏岁寒操,心契焦桐太古声。
云出九峰龙起蛰,风清五夜鹤传鸣。
须公一柱擎天力,妙斡洪钧大发生。
曾许西樵作主人,卜居云外与天邻。上山正在江门路,来往寻常不问津。
白傅风情在,江皋杨柳斜。落帆逗湓浦,何处听琵琶?
日暮烟横郭,春深客忆家。欲寻添酒夜,波上雨声赊。
先生绿发隐,为己得能多。瘠田止三棱,藷蔗纷阳坡。
自言世情确,冰火相戛磨。刺身一不售,瞥去扃随和。
尔来人累轻,但起归欤歌。青冥遥鸿宾,纷纷空雀罗。
我来卧松檐,斗酒客颜酡。挥手势利徒,寄之相谐呵。
黎明又南首,其如梁鸿何。
老树槎牙匝涧生,弹琴树底月凄清。
有时弦到真悲处,古战场中蟋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