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一嘉遇,此别安可知。良时不努力,贱躯欲何为。
晨风野萧条,浮云西北驰。河梁临往路,远望令人悲。
游子自有怀,悠悠当告谁。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晴日敛春泥,陌上东风软。料峭寒禁花柳闲,枉恨春工浅。绿涨一江深,黛泼千山远。目断平芜无际愁,数尽征鸿点。
柴门反锁对秋城,独树花开眼自明。但使浊醪常醉汝,向来车马不须迎。
之子耽游侠,江湖得趣深。孤琴江上月,一剑客边心。
故国楚云外,归舟吴水浔。举杯不忍别,聊赋短长吟。
留客黄鹂亦有情,金衣劝酒太憨生。淡红香白去成阵,日暮雨漂花入城。
自身归未得,却劝别人归。
思妇心中事,征夫泪满衣。
蜀天知近远,江树间稠稀。
幸自安双翼,谁教大奋飞。
顾野王家学有传,一经休说汉韦贤。风云惯得从龙便,岭峤争誇睹凤先。
天上星躔真有数,吴中谶语不其然。高堂要见三为四,屈指从今又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