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空局促,人命安可为。但当饮美酒,醉即蒿里歌。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霄汉苦未达,支离愧此身。鸟啼云嶂晓,花落草堂春。
为问逢时者,谁怜失意人。年年江海上,空自怨青蘋。
落叶萧条万井秋,碧云天外水东流。苍烟古木寒鸦乱,野径残阳旅客愁。
千里音书悲雁断,十年踪迹感萍浮。擎杯欲醉何曾醉,惆怅西风独倚楼。
嬿婉回风态若飞,丽华翘袖玉为姿。
后庭一曲从教舞,舞破江山君未知。
竟夕雨声寒,黎明日气暄。
峰峦添积润,谿涧涨新痕。
钟鼓连三寺,杉松共一邨。
不须游赏遍,丽句满清轩。
予心每淡泊,世路多变诈。
枭鸣与鹏怪,何用思弹射。
空山虽夜行,猛虎终不怕。
功名未逢时,壮士且出胯。
七尺无竞躯,市人应亦讶。
有香知害身,抉脐见穷麝。
一朝珠出渊,百金未酬价。
尔寻远公去,絜钵庐峰下。
我趋仁义急,不解如陶谢。
桃似胭脂梨似雪,折花人是惜花人。折枝图上堪肠断,忍更题诗破费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