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华冀北再开天,益佐山林涉大川。四岳受成方贡日,三边仰给县官年。
黄金不及堤形壮,白马长随练影悬。转自流言能悟主,老臣知遇两朝偏。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此花已去不须嗟,亡国亡家总为他。
父老不知前日事,逢人口口道琼花。
史君开小径,斜绕碧城隈。只欲通花县,春风几度来。
一官仍是假,岂愿数离群。愁鬓看如雪,浮名认是云。
暂辞南国隐,莫勒北山文。今后松溪月,还应梦见君。
水落曾知杓柄长,家风从此转凄凉。
有时浪起无风处,冷看截流人自忙。
夜永霜浓睡不成,团乐儿女话无生。
金莲妄想消除尽,一碗松肪彻晓明。
宦游轻用不赀身,歛退今为省事人。
唾俟面乾元不校,羹忧手烂更谁嗔?时分邻瓮双瓶绿,永谢官仓五斗陈。
最好暮秋溪上路,柴门月色向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