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一相送,杨柳未堪攀。亦是文章地,宁虚供奉班。
西南天欲尽,羌笮日多艰。鼓棹过三楚,传经到百蛮。
春云蒸赤水,秋雨瘴青山。早就中和颂,诸生忆汉关。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老去王门混酒徒,陈留宾客避呼卢。不知今日狂何似,曾入高阳会里无。
孤山落月趁疏钟,画舫参差柳岸风。莺梦初醒人未起,金鸦飞上五云东。
冲寒何处去,新戌尚来年。
客劝休辞幙,君言已买船。
霜清江有蟹,叶脱木无蝉。
若过东林寺,携家往问禅。
古观春山下,寻幽似有期。
瀑清冥坐久,峰好独归迟。
客啸巢禽识,仙踪药叟知。
我来无别趣,禅性尽相宜。
国公承袭惟纨裤,侯伯虽多大抵同。旧典此中抡大将,平江英保是元戎。
著意栽银,砌成叶叶莲花舫。醉霞摇荡。恰似凌波样。
自笑平生,鲸吸洪波量。孤心赏。不如深幌。一搦酬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