珂峨同心髻,环插三子钗。种种随时变,懊恼郎君怀。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西郊黄土没车轮,满面风埃笑路人。
已放役夫三万指,従教积雨洗残春。
枝上稀疏地上稠,忍看红糁落墙头。
风流别乘多才思,归趁西园秉烛游。
避暑寻幽壑,乘閒到野亭。风声动林薄,雨气入郊坰。
尘外欣沾洒,吟边豁性灵。行行归路晚,酒态已全醒。
人生如流丸,冉冉不肯住。
草变鶗鴃鸣,花零蝴蝶去。
去去无奈何,一饭三起步。
鬓绿密已稀,红颜新忽故。
往悔杳莫追。前瞻冥未悟。
破镜忽偶圆,堕甑宁足顾。
方池疏雨余,历历见鸟度。
沉吟高树间,聊用写心素。
锦江玉垒入霜毫,亦有人家荫白茅。道是草堂元来信,秪因梅柳是西郊。
居然景物似江东,帽影鞭丝立马中。两岸蒹葭鶗鴂雨,万株杨柳鲤鱼风。
山楼俯瞰平沙白,野寺欹斜落照红。到此漫为鲈鲙计,停车沽酒莫匆匆。
老树蟠堤抱石危,晴云过雨出溪迟。有时归鸟落山果,无数飞花悬网丝。
得酒不消为客恨,连床长欲与君期。此情最倚相知久,莫怪新来懒作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