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起草自高名,复羡梁鸿出汉京。白日顾瞻双凤阙,青春卧病五羊城。
人间已见新诗满,海上还闻大药成。应笑旧时同舍客,风尘请郡愧平生。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脩贡年年采万株,只今胜雪与初殊。宣和殿里春风好,喜动天颜是玉腴。
境清僧格冷,新斩古林开。旧隐还如此,令人来又来。
岚飞黏似雾,茶好碧于苔。但使心清净,从渠岁月催。
不知一壳几由旬,能纳须弥不动尊。疑是吴兴清霅水,直通方广古灵源。
月沉浊水圆明在,莲出污泥宝性存。隐现去来初一致,莫将虚幻点空门。
返照孤城落木中,尽船秋水坐来空。影涵楼阁人齐过,香引蒹葭路转通。
云气袭樽温复冷,笛声将柂北还东。不须预问天边月,波上馀霞闪闪红。
蘋花夜黑水鸟鸣,桥危路滑无人行。酸风萧瑟浪镗鞳,湿萤熠熠渔灯明。
飞蓬入苇响洲渚,暗忆西窗剪灯语。书船稳系听秋声,倦客吟骚梦三楚。
污泥汩峻阪,狠石卧中路。睥睨无敢前,趑趄屡却顾。
长绳引篮舆,前挽后推去。吏士更叫号,作气欲飞度。
颠坠较分寸,商略营跬步。须臾气亦竭,一一汗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