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舌论文地,甘心养拙年。朱门人自老,白雪调空传。
世路蓬蒿外,浮名燕雀前。中原二三子,夙昔共周旋。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汉文因山事已定,曹操疑冢忧更深。
假饶掩得腥臊骨,难掩欺孤一片心。
柿叶飘零满屋除,半山衔日落丘墟。
睡余不觉西风急,乱我窗前数板书。
老去长裾满泪痕,秋风又曳向何门。可知十载龙阳恨,不道前鱼亦主恩。
玉树夭斜故绝群,秾华偏不染尘氛。波浮流水刚三月,春老东风已十分。
崔护别来头似雪,刘晨仙去梦为云。琼瑶相赠无由报,影乱荼蘼日又曛。
翻手成文同舍惊,长安日饭五侯鲭。只因太史多饶舌,曼倩方知是岁星。
我读公遗书,知公心最苦。乾坤值元运,民彝已无主。
公等二三辈,得君为之辅。伦理未全绝,此功非小补。
不陈伐宋谋,天日昭肺腑。题墓有遗言,公意有所取。
众以此诮公,未免儒而腐。道行与道尊,两义各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