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颖叔出使临洮,轼与穆父、仲至同饯之,各赋诗一篇,以今我来思为韵,致遄归之意,轼得我字。
西方犹宿师,论将不及我。
苟无深入计,缓带我亦可。
承明正须君,文字粲藻火。
自荐虽云数,留行终不果。
正坐喜论兵,临老付边琐。
新诗出谈笑,僚友困掀簸。
我欲歌杕杜,杨柳方婀娜。
边风事首虏,所得盖幺麽。
愿为鲁连书,一射聊城笴。
阴功在不杀,结草酬魏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