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认丹崖翠巘影钩连,别有洞中天。恰秋空云净,斜阳一抹,红挂峰前。
楼阁玲珑不断,只合住飞仙。何处晚钟起,敲破苍烟。
重倚松亭伫立,指水流花淡,泉喷珠圆。忽怒涛风卷,暝色上松巅。
有冲寒、两三来雁,写新愁、欲下又回旋。低回处、再来蜡屐,知是何年。
芳雨散繁绿,晨霏起层城。草树郁葱茜,欣欣遂敷荣。
圣皇秉元化,昕夕虑民情。彤廷授玉节,宪令藉名卿。
肃肃晓衔命,揽辔东南征。属兹春窅眇,出饯倾朝缨。
柳色映骢马,歌声杂鸣莺。谬联祖席侣,举爵芳醑清。
粤闻浙东郡,山穷海奔崩。征徭竭庐室,田畴辍耘耕。
下车发仁政,蔼蔼春阳生。令德聿修举,庶用慰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