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都良玉

曾为瓜圃平生传,今读东阳哭死诗。彫谢不禁前辈叹,风仪长系后人思。

林猿惊上新华表,鸥鸟来衔旧钓丝。轩冕知非公素愿,凤毛方占上林枝。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猜你喜欢

乘兴登临弗杖藤,绝巅未已觉身轻。

新开竹径从风入,小坐松冈待月生。

江上数峰攒壁立,林间一阁碍云行。

凭栏朗诵昌黎句,水碧双增远目明。

贤哉庞颍公,天相佑仁宗。

清规映当代。劲节摩秋空。

皇佑维四年,蛮寇南海邕。

委身任虎将,献馘鲁侯宫。

又能识君实,荐鹗如孔融。

人言主与宾,霜降鸣丰钟。

至今勋业在,隐然齐岱嵩。

少时居荫下,读书此堂中。

三年足不市,纷华尘垢同。

平生经给予志,于此涵养丰。

梁间产灵芝,秀异郁青葱。

殿角存琬琰,挥毫气吐虹。

常时有识者,固知非卧龙。

一朝十载遇,谈笑集勋庸。

后人勤仰止,图像君子容。

萧然堂庑间,香火一时共。

地远尘不到,山高气自雄。

松竹交荫郁,桃李间繁穠。

堂经百年久,隳圮几一空。

断砌行春蚓,败壁号秋蛩。

僧有惟{左面右力}者,鼎施葺施工。

兴仆广湫隘,疏林撤翳蒙。

至今山下路,冠盖仍憧憧。

我来为此邑,坐阅三年穷。

催科本自拙,抚字亦何功。

惟有心如水,庶几踵前踪。

适当岁初吉,敛板揖清风。

来携一壶酒,谨致三酬恭。

昔尝怀此念,今乃遂我衷。

作诗留壁间,聊以写鄙悰。

毒窠蜂,恶相从。棒不至心死,喝不到耳聋。拨玄枢于机轮转处,丧家私于小玉声中。

怨无穷,恨无穷。有口不能分雪得,一年一度,且听落花啼鸟诉春风。

饮闻畴昔设供帐,祖道都门车百两。

脱冠着屐良有人,五鼎一毛真迈往。

彭泽县令亦胜流,径捐五斗因督邮。

著书颇复恨枯杭,臭味绝知殊二老。

龙眠一世论丹青,不数辋川王右丞。

丹青之引诚落寞,世上只今无少陵。

二疏妙致不可孤,昔人亦作二疏图。

龙眠捉笔守圭窦,儿辈亦复知广受。

昔人独能图二疏,图以韵语至今无。

丹青之引有句眼,昨者少陵今隐居。

龙眠平生有妙思,笔如周商钟鼎字。

二疏之迹定不磨,照人真若前日事。

潦倒青毡气未除,莫将流泪洒长裾。聊堪剩取双眸在,老向西河学著书。

清秋分袂重踌躇,客里那堪更索居。蓟北风尘嗟对酒,江南鸿雁已传书。

片云孤月三山外,衰草寒原六代馀。到日休文应吊古,閒成八咏意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