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为瓜圃平生传,今读东阳哭死诗。彫谢不禁前辈叹,风仪长系后人思。
林猿惊上新华表,鸥鸟来衔旧钓丝。轩冕知非公素愿,凤毛方占上林枝。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忽忽岁华暮,悠悠心事违。此行元自懒,前计颇知非。
公有酒堪隐,我无田可归。月明枝未稳,谁念鹊孤飞。
代往长留楚汉纷,鸿沟此日亦中分。止戈欲限幽并界,班马求全冀察军。
东去江流终未厌,群飞海水直如焚。危邦横议消沈尽,伏阙诸生更不闻。
白云剪作瑶坛雪,寒旭蒸开玉洞花。山北山南看更好,炊烟朵朵是仙家。
天开水面平铺月,风涌潮头倒捲沙。舟过前村迷远近,一堤杨柳数声鸦。
故人轩骑罢归来,旧宅园林闲不开。
唯馀挟瑟楼中妇,哭向平生歌舞台。
不惜糟床劈作柴,已呼儿子旋安排。只愁新瓮能几榼,遂有高轩驻两阶。
永夜烛光邻壁骇,他年谈苑几人偕。细君不学刘伶妇,晚出双鱼更自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