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眼摩挲醉袂分,那堪客里别夫君。风情好似陶彭泽,官职常如郑广文。
渝水晚沙眠宿鹭,蒙山老树映归云。虚堂索句昏钟静,宦海潺湲想未闻。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千山万山雪崔嵬,欲流不流水洄洄。蛰熊出穴戍草短,客行心急梦归来。
南园桑柘未生叶,南溪渡头不可涉,朝种木兰拔为楫。
箫。凤去秦楼不易招。湘江竹,残泪未曾消。
昨访梅花岩,洒落观飞泉。因怀流水调,哀玉杂冰弦。
乐失求之水,在野有遗传。之子抱桐响,与泉相悠然。
谁哉洗俗耳,直驾钟期前。
嵯峨古殿记飞来,千古传闻亦怪哉。
龙象渐随尘土化,却疑神物欲飞回。
沧江龙子卓水立,飞上青天爪甲湿。壶公伸手攫龙回,云归雨歇千山碧。
昔日为竹骑长房,今日为藤扶颠张。是杖是龙那可测,精光炯炯千夫强。
归来行脚半天下。倦卧匡床保婴姹。有客肩藤款筚门,健仆依依随长者。
青城大峨花冥冥,五岳四镇苍然青。便欲登峰观日出,径跨长虬横海溟。
游山有福未易得,到处且寻诗酒客。黄发友人今在无,绰约仙娥方食息。
与君邂逅亦前缘,慎勿奔腾思舍旃。杖乡杖国知何似,试量佛顶谁媸妍。
晚悟才为崇,深居学养生。
乃知景升字,差胜少游兄。
绝涧携瓶汲,空山抱耒耕。
儿孙听苦语,世世勿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