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随阳计,秋风三尺芦。上林光景好,不见子卿书。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炎天霜晚雁来迟,才见黄花放几枝。乍雨乍晴重九节,轻寒轻暖暮秋时。
锦机有字凭谁寄,纨扇无情祇自知。欲陟崔嵬望远客,碧云峰影正参差。
九枝秀草当门植,一幅春光对面悬。莫道不曾收拾得,黄莺啼起隔林烟。
几回双脚为亲轻,未餍其亲锐茈行。
白面书生谁一顾,绣衣使者自多情。
祝融雨后山归洁,彭蠡秋来水中清。
收拾还家自金玉,从渠唤我太高生。
耳边尘事且无喧,听我归耕郭外村。贱子自藏蜗壳舍,故人谁并雀罗门。
书窗共作三年计,尊酒相逢一笑温。不信家山不堪隐,仇池今在古铜盆。
深巷浑无市井喧,主人有客便开樽。
数竿修竹三间屋,几树间花一亩园。
楚岫和云移怪石,秦淮流月下高源。
此身且此渊明乐,母在高常子候门。
分曹去后抗章前,六载尘途事惘然。忙里簿书无暇日,老来林壑有深缘。
清风尽扫淫祠籍,遗法犹存废寺田。略试平生经济手,声名已许郡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