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吟叹到悲秋,心语因循竟未酬。日似宝珠轻易掷,道如沧海等閒求。
爱憎衮衮风千变,今古茫茫貉一丘。老子自怜深兴近,谯将双眼上南楼。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若遭好月唤登楼,脚力虽慵不自由。
上得金梯一回首,冰轮已过树梢头。
鸡鸣食孟门,指鹿相秦室。所以有志士,林樊屏辙迹。
得时贵行道,枉寻岂直尺。无为赵孟间,笑此陈蔡厄。
矗矗青山带白云,石梁鸡犬数家村。江空不遣渔郎到,落尽桃花自掩门。
万家忙馈岁,一叟念初元。排闷诗宁野,邀眠酒又村。
故乡山水隔,世事雨云翻。欲作挥戈想,其如若水昏。
余所爱兮秋菊,植之兮堂隩。思夫君兮柴桑,巾漉酒兮杯生馥。
菊英黄兮江波缩,欲从之兮不我复。
彭绍之墨玄又玄,问谁得法托之仙。
凌烟胶漆有三昧,鲁直之什曹洞禅。
我欲大振狮子吼,直恐惊翻龙象筵。
纷纷是事但且置,一言为语千金廉。
唐人五字魂绕天,箕敛四大归新篇。
空余句法落寰海,豆萁不觉相熬煎。
中原可复墨可黔,鬓丝白发知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