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中一抹海门焦,珠贝鱼龙共此宵。
枕得善财参后石,洗来天汉转时潮。
神游会解灵妃佩,耳静能传少女箫。
况是梵王宫阙里,莲花叶上暂逍遥。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山中方傲雪,日下已催香。我爱冰心冻,谁夸阳燧良。
春应随腊转,人更较天忙。从此唐花墅,迎暄次第芳。
短岸绿为天,森森翠玉穿。浅风梳凤翅,疏雨响鹍弦。
倚石秋题叶,烹茶莫醉□。主人诗兴好,宜坐更宜眠。
乌带夜已逼,虫飞晓尚赊。桂月徒留影,兰灯空结花。
水涨乱天山,溶溶二月间。垂丝怜绿发,落片惜红颜。
惊叶莺将去,当风鹊未还。不知春定处,树底听关关。
鸳鸯在鱼梁,在在能戢翼。
黄鸟止丘隅,止止得所息。
相彼雁与鸿,胡然生塞北。
城暗候火惊,云低空弦逼。
官军放击鼓,奴或告之亟。
师老粮莫支,健儿恐烹食。
哀鸣号穷边,莽是狐兔窟。
天地生为心,曷使至此极。
所以周宣诗,矜人要安集。
细简匀匀叠,长墙靡靡澜。风回千皱乱,花绕一拖寒。
洛水罗呈出,谢家练比看。两般俱死水,争解舞惊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