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我惜良有司,一朝解组去。临行张别筵,欲饮无欢趣。
忆自经兵燹,百废俱未举。譬如皮不存,焉能使毛傅。
及公绾县符,疮痍犹蔽路。公谓谋休养,水利必兼顾。
若夫害马者,去之任毁誉。求治不宜急,急其所当务。
愧我疏野性,夙未通情愫。昨始识荆州,茅塞得新悟。
今读先生诗,冲淡涤尘虑。为语诸同盟,什袭珍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