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南州有病客,起卧北窗下。
玉兔衔光照清夜,故人别我京洛游,
不寄一行三改秋。秋色变冷客裘薄,
渐觉衣袂寒飕飕。作诗欲寄君,
未语先有愁。不如呼童起,
危坐北窗下,一杯宽我千日忧。
眼前俗事何扰扰,此夕尽向杯中休,
何必怀黄金印兮爵通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