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执圣符,有道乃来仪。白鹤抱仙姿,俗士每豢之。
栖啄非梧竹,腥秽苟羁縻。鸢戾与鹰挚,性在哺雏雌。
翩翩遵渚雁,噭噭鸣声悲。青冥一举翼,万里乃通岐。
洁食荻中粟,渴饮清川湄。孤翔无乱偶,高风羞诡随。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亭为筹思设,公将称此名。致诚通造化,审虑敌权衡。
境寂居忘倦,心虚照自明。讵同游宴事,休戚系群生。
我本老而好学,故随真人东行。两家并生才子,自然常聚德星。
越裳行阙复为烽,痛哭敷天左袒空;结约更无燕太子,匡扶那得窦周公!
祚移云梦谁收烬!势屈微卢亦伏戎。岂是十旬还帝醉,故教三日借神丛?
繁阴坐久日将夕,孤鸟飞来此栖息。雨滋苔径交苍痕,月出槐庭破暝色。
一官宁辞百事劳,琴弹白雪调弥高。更期联榻澄心夜,天外松风万壑涛。
教子祈忠国,匡扶愿显亲。元非博富贵,终见荷丝纶。
乌帽新笼发,霞绡稳称身。焚香开玉轴,举目是枫宸。
杏叶黄,天雨霜。穹窿携日照八荒,回光照见白玉堂。
堂中美人双鸣珰,中宵抱被直西厢。忠君爱亲两不忘,奈何零露沾衣裳。
清晓楼头见征雁,不如谢官归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