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越王台

环城三面碧波围,今古楼台满翠微。不见越王惟见佛,木绵花里鹧鸪啼。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猜你喜欢

此地溯文献,阳源最长雄。史存梅涧窖,经发竹林筒。

呵护欣无恙,烟云尚不穷。故应灵淑气,长吐石田中。

忽有长沙使至,为传江右书来。

茅屋于时已黑,青灯为尔频开。

古寺萧萧昼闭房,我来无处觅春阳。门前绿静江湖汛,松下清阴暑月凉。

空寄郭公留旧隐,愁听望帝断离肠。借君拍板都无用,看尽伶优老戏场。

周纲既季宣王作,提剑挥呵天地廓。

朝来吉日差我马,夜视云汉忧民瘼。

桓桓方召执弓钺,蔼蔼申韩赐圭爵。

北驱猃狁走豺狼,南伐淮夷斩鲸鳄。

明堂车马走争先,清庙笙镛尸载乐。

岐阳大猎纪功伐,石鼓岩岩万夫凿。

千年兵火变朝市,后世纸笔传冥漠。

迹荒事远贵者寡,叹惜风霜日摧剥。

君诚嗜古更过我,易以瓦器尤奇卓。

满盘苍玉列我前,制古形奇异雕琢。

羲黄已亡巧伪起,采椽土木消纯朴。

何为获此上古器,经历万古遭搜掠。

寥寥墨翟骨已朽,尚有遗风传隐约。

又疑晏子矫齐俗,陶土抟泥从俭薄。

或云古者宗庙器,斥弃金玉先诚确。

是时此物参鼎俎,蒉桴土鼓诚为乐。

呜呼二物信奇绝,赖有吾徒与提握。

不然乌瓦与荒碑,坐见尘埃就零落。

蓬头皲足谁家儿,满面尘埃双泪垂。

爷娘弃我不待老,骨肉无人但兄嫂。

两身一气不相知,陌路茫茫向谁道。

清晨采薪日入归,残羹冷饭难充饥。

欲言问兄兄不顾,嫂是他人更奚诉。

人生一世为弟兄,同根自合同枯荣。

爷娘在日曾眷恋,愿兄回看死人面。

此诗亦有感于文宗兄弟之间而作。

即使胭脂点,犹成冷淡枝。杏花无此干,铁树少其姿。

挂壁纷红雪,围春在锦池。无由飘一的,娇杀寿阳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