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口四五雀,罗坐秦氏桂树间。啄啄树上蠹,母子相哺自言安。
唶我。三河不知为谁家,有轻薄少年。臂坐一鹞子,鹞子小小如人拳。
出入雀东西,一纵即中两黄口。毛羽摧颓,魂魄飞上沧浪天。
鹞子下来还少年。阿母生黄口时,乃在高堂欂栌间。
唶我人民安知雀乳处,窈窕紫深宫中,安从通。白兔乃在平原大泽中,罗者尚复得脯腊之。
唶我猛虎斑斑南山间,射工尚复得枕藉之。明珠乃在合浦深渊中,后宫尚得剖以缀其襦。
唶我人民生各有寿命,何须尚复计会贤愚。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山堂夜岑寂,灯下看传灯。
不觉灯花落,茶毗一个僧。
佳辰胜集不相违,慨念同年会遇稀。
独有二天均覆荫,归来三径幸栖依。
诗篇酒盏论时事,山色湖光映夕晖。
自愧衰迟与荣观,拟将委翅附高飞。
蚤岁功名欲擅奇,壮游横海绝天涯。谁言破浪乘风客,又课垂髫问字儿。
同辈金蝉谁意气,腐儒门户自仳离。中年卧病逢沦落,一饭难忘忆旧时?
国势决难挽,将相岂足为。幸此无人知,岁暮吾将归。
早游门馆一樵夫,祗爱吟诗傍药炉。旌旆满江身不见,思言记得颍川无。
日夕众喧寂,群鸟皆冥栖。如何屋上乌,夜半哑哑啼。
屋中有思妇,不寐候晨鸡。惊闻夜啼声,色喜情不怡。
明当有恩赦,揽衣出中闺。曾闻孝慈乌,不类鹜与鹥。
复屋验兴周,登城知遁齐。物兆有先见,由来事堪乩。
为语夜啼乌,止止无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