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浣纱江水中,下机便入吴王宫。忆昔红颜销白雪,凄然素手弄秋风。
新裁薜荔忽无色,更集芙蓉应未工。知君赠我视缟带,愿言不忘披裘翁。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断虹霁雨,余霞送日,帘卷西楼月上。银河风静夜无波,天亦为、云軿相访。蛛丝有恨,鹊桥何处,回首又成惆怅。长江滚滚向东流,写不尽、别离情状。
朝闻丹诀暮西还,不踏江南处处山。但使郎君如尹喜,可容真气误函关。
一炉香对紫宫起,万点雨随青盖归。
数家野店曲成村,老妪当垆洗瓦盆。惊唤儿童走相探,半林秋日照柴门。
春光欲尽。未得天涯信。早起镇恹恹,减裘带、馀寒犹嫩。
古碑临罢,独枕故衣眠,魂无定。身慵困。酿就维摩病。
谁家巷陌,红满香成阵。旬日雨风频,减多少,游踪逸兴。
忏除烦恼,赖有贝多经,帘押静。香篆烬。终卷阴移寸。
万象含秋意,相遭别有情。白云依露洗,黄叶俟风鸣。
洗作秋空色,鸣兹秋树声。声凄色自黯,悲哉此气生。
能使山河变,孰云天地清。摇落无今古,炎凉日夜更。
悠悠千载去,冉冉百年倾。薄寒感肌骨,惛浓似可轻。
伊我秋一物,谁敢向秋瞠。聊为芳草恸,随尔艾萧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