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发萧萧日影孤,清秋行色又皇都。百钱杖厎犹悬否,片刺怀中好在无。
老去它乡惟药物,愁来佳句满江湖。只言倒屣寻常事,不是燕山旧酒徒。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
海雨洗尘埃,月从空碧来。水光笼草树,练影挂楼台。皓曜迷鲸目,晶荧失蚌胎。宵分凭槛望,应合见蓬莱。
握节背都门,春天景半温。柔鞭难驻马,芳草易销魂。
远目和烟重,离怀助酒昏。好花无奈野,时复映遥村。
岁恶灾妖炽,人穷性命轻。
如何赤发鬼,亦及白眉生。
忍楚尝亲药,停哀写子旌。
乡邻拘俗忌,哭吊并无声。
疆理仍戎索,招摇自汉旌。如何妖气炽,又见阵云横。
姎女雄徵侧,精夫诩单程。不知夜郎道,已用伏波兵。
东方曙色动,喔喔金鸡声。初唱疏星落,再啼斜汉倾。
朱冠摇摇奋锦翼,飞出扶桑枝上鸣。生秉五德合阳精,司晨长是临五更。
气雄将斗跃金距,馀勇未衰犹力争。有客能鸣度关早,何人促起舞剑轻。
朝来喧呼驱上树,木末声残风露清。思妇因之惊远梦,归人不至感中情。
感中情,向谁诉。人在边头音信无,几回梦绕关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