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顶苕荛四望开,正逢萧瑟气悲哉。黄河忽堕三峰下,秋色遥从万里来。
北极风尘还郡国,中原日月自楼台。君王傥问仙人掌,愿上芙蓉露一杯。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晓圃分花品,烟锄手自携。未贪桃结实,且映李成蹊。
瞥见香蜂集,仍闻好鸟啼。河阳春色晚,流过短墙西。
斜月笼花,恨杀邻鸡无赖。人倦起、强持裙带。褰帏絮语,道残灯犹在。
留不住、便缓些见何害。
云亸垂鬟,山低接黛。弹粉泪、传觞心懈。紫骝嘶紧,在绿杨烟外。
全不管、此际殢人娇态。
铜雀台荒野草花,阿瞒无复示雄誇。愁烟忍锁西陵地,向日须曾属汉家。
霜树萧萧万叶丹,谁怜倦客尚江干。性情每向诗中写,勋业何须镜里看。
万里江山秋月老,一天星斗夜光寒。近来满目多荆棘,始信人间行路艰。
小楼平跨林梢,足底昏明两潮。藏舟不须巨壑,度鹤即是仙桥。
满院花飞人不到,含情欲语燕双双。《春情》,
见《吟窗杂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