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满江城醉色寒,萧条春兴入弹冠。自怜沧海双珠合,谁作青云一鹗看。
日月祗销高伏枕,风尘何事老投竿。岂宜梅福吴门在,共说先朝吏隐难。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客枕梦回闻二鼓。冷落青灯,点滴空阶雨。一寸愁肠千万缕。更听切切寒蛩语。世事翻来还覆去。造物儿嬉,自古无凭据。利锁名缰空自苦。星星鬓影今如许。
秋郊日半隐,野树烟初映。风水正萧条,那甚动离咏。
四时风物隐天真,咫尺城隅惜示人。几岁坏堤埋老木,一朝春色与吾民。
壶中有景知诚少,堂下无喧到始频。我亦治园同众乐,夹河相望称为邻。
千金一刻此良宵,积雨初晴乐事饶。白兔影寒横紫塞,玉楼光动逼丹霄。
人间灯火鳌山近,天上风云辇路遥。正喜太平巡幸少,广陵何地驾虹桥。
残霞远树水云中,淮甸江乡有路通。沙影分开晴浪白,橹声摇落夕阳红。
风前宿鹭投疏苇,岸上征人望短篷。幸有蛾眉解迎客,无劳更叹暮途穷。
饥鼠啮衣裳,夜半衣裳哭。久识主人翁,露肘无羞缩。
安得尽搜求,褴褛堆吾屋。补缀未劳心,十指甘教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