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臣三命侍经筵,圣主龙飞蓟北天。珠借星辰堪并出,弧随日月更新悬。
一毛深照衔图夜,千里长怀托乘年。共讶玉堂分气色,兼城重喜得蓝田。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忽忽春光暗里催,道心生处夜闻雷。十年旧恨都成梦,一夕新愁尽化灰。
灯影照来将老鬓,雨声吹入未残杯。东风莫遣林花落,记得樱桃昨夜开。
自得穷通乐,而无宠辱惊。韬光聊混俗,去知默陶情。
毛竹苍龙瘦,云衣白鹤轻。时敲朝斗磬,林外玉声清。
酒似交情薄,愁随夜漏长。
常贫且撑拄,多病不禁当。
偶读书终卷,闲临帖数行。
翻怜市朝客,扰扰为谁忙?
旧雪犹连雪,新春未得春。
烧灯当变节,圆月与俱新。
邂逅成朋饮,飘流怆客身。
还家重萧索,山鬼闯厨人。
前年抵西川,今年发东越。万里岂不遥,崎岖劳跋涉。
关河足游览,襟怀益轩豁。雄文竟何如,我目日以刮。
当宁久虚怀,求贤若饥渴。蜀道谅已谙,重来马蹄滑。
壮游当及时,无为待华发。拟踏浣溪云,共看岷峨月。
弯弓落飞鸟,少也向幽州。
来作汉官属,耻为戎国留。
身轻抛马辔,地暖厌狐裘。
惯见颜如玉,江边问莫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