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迦山上古祗林,白马西来峡口深。月出尔时楼阁影,风还如是海潮音。
若非鹦鹉元能语,谁解莲花不染心。五十三员知识尽,可劳踪迹问浮沉。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风烟回首失,岁月但寻常。忠义行衰世,凄凉在异乡。
春流荒禹迹,天泪湿句芒。拟剪园中韭,携篮有跛臧。
紫薇幕府似仙家,每忆过从早退衙。覆地绿云榕接叶,拂檐苍雪荔交花。
诗成蝌蚪刊脩竹,奕罢旗枪斗细茶。京国相逢又相别,不禁清兴绕天涯。
观海难为水,登山半是仙。未从赤松隐,来证白衣禅。
净土疑无地,层楼别有天。消愁一杯酒,归路夕阳边。
一身经丧乱,此地获偷安。羽檄今朝急,征鼙几夜寒。
远峰明或近,新月淡如残。虽有樽中酒,离怀不自宽。
老根呈冷艳,鼎立傲刚风。危坐曾台久,衰颜得酒红。
北湖头白懒觅官,只办诸方寻衲子。
要拥经寮一丈炉,烦渠好作来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