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阳流影入房栊,复绿重红掩映中。
想得那人新睡起,倚床闲啮绣残绒。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芦沟桥西车马多,山头白日照清波。毡庐亦有江南妇,愁听金人出塞歌。
蜀阜溪山堪老眼,岁寒风月尽闲身。
凭栏政尔吟无句,忽报梅梢一点春。
巽水当年接太微,至今流派自相依。可胜地远人还杰,岂谓泉甘土又肥。
溪阁为谁留姓字,鹭鸥何处问心机。往来引起风雩咏,童冠相随日暮归。
春情不断若连环,一夕思归鬓欲斑。壮志未酬三尺剑,
故乡空隔万重山。音书断绝干戈后,亲友相逢梦寐间。
却羡浮云与飞鸟,因风吹去又吹还。
素琴遥忆美人弹,梦到铜梁落月寒。江口蘋花忽相见,不知行路蜀中难。
瀛海无波桂殿秋,送君去作广寒游。嫦娥正织登科记,看取题名最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