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刑玉节照清江,客子游观喜大邦。夹岸鱼龙争得水,中流笳鼓杂飞淙。
国谋幸驻襜帷问,乡思微从俎豆降。欲待梅花开后寄,只应迁转忽移幢。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船内然孤灯,船外飞细雨。默坐数浪声,回头见苍鼠。
賸借红尘一日閒,有劳妙语彻幽关。
岂知隐几如南郭,也愧移文向北山。
有意清风怜我在,无心孤月伴君还。
三茅若问今消息,为报逍遥天地间。
隋堤漠漠柳千条,回首吴歈冷碧箫。枨触苏台旧风景,有人重唱雨潇潇。
繁阴坐久日将夕,孤鸟飞来此栖息。雨滋苔径交苍痕,月出槐庭破暝色。
一官宁辞百事劳,琴弹白雪调弥高。更期联榻澄心夜,天外松风万壑涛。
絺葛皮冠萧隐居,溪山随我亦名愚。
调和得所弟乳酪,丽泽不均兄瓠壶。
晓雨莫偿双泪落,夜灯常照一心孤。
阿松活计今多少,试问山前几木奴。
禊饮开天苑,英游缀士林。
鹿苹常长养,鱼藻遂浮沈。
和气春台暖,恩波曲水深。
追随方外乐,歌吹梦中音。
忽起江湖兴,久无轩冕心。
莺花应笑我,华发已盈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