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刑玉节照清江,客子游观喜大邦。夹岸鱼龙争得水,中流笳鼓杂飞淙。
国谋幸驻襜帷问,乡思微从俎豆降。欲待梅花开后寄,只应迁转忽移幢。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八佾俱陈,万邦有奕。
既以象功,又以观德。
进旅退旅,执籥秉翟。
玄化怀柔,远人来格。
蓬莱人不到,有客步仙踪。谔谔无双士,峨峨第一峰。
振衣排玉笋,举袖摘芙蓉。近日丹梯接,书云碧落封。
三千尘极目,两大象罗胸。最是登瀛路,弹冠庆协恭。
键户著书愁日短,防身学剑惜年迟。功名画饼空惆怅,富贵炊粱一转移。
老去风波犹到眼,醉来雪涕欲支颐。那堪哀雁深宵唳,肠断星沈月坠时。
茅屋蛛丝日日新,乱黏须发惹衣巾。障空错综添经纬,不遣飞虫打著人。
健步寻梅远未还,无端诗思满溪山。洛阳更有多风雪,独有高人昼掩关。
罗浮四百奇峰,排闼送青入座。非关我爱名山,名山自来亲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