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鸟有五文,不共群禽姿。言欲览德辉,来下梧桐枝。
文采众爱惜,云是应世奇。廷无箫韶仪,好文空言为。
恐终返天山,逝难风尘羁。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隔水青山画舫西,乱云芳草思凄迷。江淹赋好伤离别,李白名高入品题。
花落空阶春色澹,莺啼深树午阴齐。明朝相见归来鹤,飞向秋风觅旧栖。
蹄涔之水,不生沦涟。覆篑之山,那有云烟?章句微细,必无豪贤。
可哀哉!说经铿铿,乃毕吾之馀生。
孀妇悲四时,况在秋闺内。凄叶留晚蝉,虚庭吐寒菜。
平生思故人,江汉不解渴。谁言放逐地,烧烛饮至跋。
忧予先狗马,劝以爱肤发。有罪当窜流,但惧不得活。
海云飞尽见冰奁,止水无声堕玉蟾。凉影满天秋袂冷,为谁遥夜独钩帘。
洛阳岁暮作征客,□□□□□□□。相望依然一水间,
相思已如千年隔。晴烟霁景满天津,凤阁龙楼映水滨。
岂无朝夕轩车度,其奈相逢非所亲。巩树甘陵愁远道,
他乡一望人堪老。君报还期在早春,桥边日日看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