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喜陈图南,托世在梦境。亦有阮步兵,六旬且一醒。
神解与辟世,此意在各领。汩汩糟醨间,少复此冥颖。
哀哉羊皮人,方彼耀虎炳。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寒梅只自芳,野水有余清。
山空岁云暮,妙意相发明。
集贤学士开弘文,中书下笔中书君。我看倪君思不群,海鹤低回鸣向人,飘然意气淩青云。
乍见钓鱼人,时逢斫草妇。崎岖小径行,大道如莽芜。
暂施冠服候呼嵩,爆竹声残续晓钟。天上元正开白虎,山中初九爱潜龙。
数枝椒柏和玄醴,一亩蓬蒿谢素封。五十八年犹未是,于今化日始从容。
醴水西边一故人,十年江海倍情亲。渔舟却笑东归客,不避风尘来问津。
忆识当年王石云,品题馨逸便知君。丹华粲照青藜杖,墨妙珍看白练裙。
病起迂倪山意集,吟过老杜水香薰。天涯留滞馀横览,我亦登楼怅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