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喜陈图南,托世在梦境。亦有阮步兵,六旬且一醒。
神解与辟世,此意在各领。汩汩糟醨间,少复此冥颖。
哀哉羊皮人,方彼耀虎炳。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复箑秋新妒,暄窗冷早侵。
病葵萱未悟,落果草偏深。
老矣曾荣望,皈欤更嬾心。
此冠弹与挂,若个不山林。
钱唐作守不为轻,况是全家住翠屏。
名品久参卿士月,部封全属斗牛星。
仁君未报头先白,故老相看眼倍青。
最爱湖山清绝处,晚来云破雨初停。
无谓两眉攒。风雨春寒。池塘小小水漫漫。只为柳花无一点,忘了临安。何许牡丹残。客倚屏看。小楼面面是春山。日暮不知春去路,一带阑干。
蛙声阁阁送轮蹄,喜见新秧出水齐。十二红栏都倚遍,此身疑在洞庭西。
石溪同夜泛,复此北斋期。鸟绝吏归后,蛩鸣客卧时。
锁城凉雨细,开印曙钟迟。忆此漳川岸,如今是别离。
悠悠不能寐,恻恻与心违。百岁若一瞬,怨言长分飞。
结发溯伊始,搴帷念馀辉。纫兰坐崇阿,调弦拂金徽。
志愿各相许,窀穸幸同归。岂期中道别,空馀衾与衣。
临风想德音,当窗拭残机。往者既莫谅,嗣者安可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