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驾迈皇邑,公去我心悲。京吴期月程,父母何时归。
所虑大君留,吾侪将畴依。贤人在高位,庶绩用咸熙。
子产往作相,嗣之来者谁。大君一内外,留遣皆贤才。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侬家活计岂能明。万顷波心月影清。倾绿酒,糁藜羹。保任衣中一物灵。
但将菽水慰而亲,自在尘中不惹尘。不见当年卢行者,猎人队里易藏身。
三山楼观倚云开,九曲溪山入梦来。半夜丹光分洞壑,常时剑气动风雷。
幔亭峰顶霞杯进,石鼓滩前月棹回。吹彻玉箫空想忆,故人正在凤凰台。
别来才几时,风花已飘瞥。柳叶高于城,柳絮飞如雪。
水色定处浓,岚烟远还灭。客去鸟声喧,空斋独幽绝。
阴风萧飒起黄埃,铁骑追奔动地来。石堡梯空天险壮,水门衅隙杀机开。
不期溟海鹏千里,自守封疆鸩一杯。四十万民登鬼录,伊谁为使哭声哀。
遗祠重为拂埃尘,补种夭桃几树新。红粉也知怜国士,青衫偏是困才人。
不逢良木宁求荫,肯为黄金便屈身。纵酒佯狂聊玩世,笙歌队里老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