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郭令虎丘千顷云夜坐 其二

登山向落晖,曙色又熹微。不到上方寂,安知尘境低。

池星辉国剑,松露晕朝衣。民事忧方切,陶公莫谓非。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猜你喜欢

回文未动机心忙,幼时学刺双鸳鸯。渐摹小景作芦雁,稍引初智成麇獐。

几回停线望长晷,年深勾拨入教坊。宫罗裁就绣御用,伴伍推让尊前行。

一丝欲理三涤手,龙凤密凑云分光。臂垂枯木挂猿狖,眼注寒水明鹙鸧。

瘖瘖蜩蝉壳未脱,栉栉蚕腹丝为僵。晴天日杲等馀事,清夜膏继争毫芒。

鸣机裂下绷忽解,掴掴一弗声闻廊。千秋万岁奉圣王,若比倚市真谁强。

旅馆银缸夜点批,丹毫欲下意迟迟。禹谟蕴奥宁无惑,盘诰声牙定有疑。

玉润怜渠端可拟,冰清愧我老难期。此中正是朝天路,要在青春进步时。

峡石险而怪,峡水清且湍。

伊谁剪蒙密,发此奇伟观。

两龙会为一,激烈不可士。

蜿蜒潄鸣玉,千古甘以寒。

谁云岩扉窄,亦复气象宽。

我生嚣尘中,区区缚微官。

一见爽心目,古井生波澜。

同游二三子,清赏有余欢。

虽非暮春日,便作舞雩看。

君不见东山老人僧中月,法惟直指初无说。有众如云来不休,有饭如山供不彻。

印道人,善时节,不持应器循门乞。只募同心一万人,请将大地为檀越。

或宽平,或曲折,与我福田衣不别。二彼虽无施受心,万斛千仓从此出。

若见闻,宜猛烈。莫守从前悭吝穴。些儿信种落其中,遍界灵苗齐秀发。

荒山风味澹,颇惬野人居。素食荐薇蕨,高眠枕道书。

絺衣轻夏末,绛叶随晴初。久已辞车躅,门前草懒锄。

莫怪去迟迟,予心君亦知。

膝前娇小女,眼底宁馨儿。

学语渠渠问,牵裳步步随。

出门虽不远,情爱未能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