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娇娆

京洛何迢迢,紫衢通丽谯。采桑谁氏子,不解意飘摇。

强腕折高枝,卑指揽柔条。讵知枯残日,不爱彼秾朝。

何当华堂上,丽瑟歌此谣。此谣固君情,不移芳与彫。

吾将持赠子,闻是董娇娆。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猜你喜欢

采药壶公处处过,笑看金狄手摩挲。

老人大父识君久,造物小儿如子何。

寒尽山中无历日,雨斜江上一渔蓑。

神仙护短多官府,未厌人间醉踏歌。

少时贪看琼林绕。任马上、寒威峭。昨暮六花飞逗晓。

拥衾慵起,鬓丝笼帽,顿觉年来老。

朱阑翠竹枝枝倒。把玉甃、棱层趁风扫。楼上一樽须放早。

同云收尽,红轮初上,对面狼峰好。

计程行苦迟,望堠到知渐。桃寒红待拆,蘼暖绿成染。

潮中蟹栅鸣,烟际渔扉掩。在路即多愁,毋劳问夷险。

幽人何处倚渔竿,百顷清潭浸碧寒。

不动一波疑水定,中涵万象觉天宽。

山将螺髻堆铜镜,月借玻瓈现玉盘。

莫作窈深无底看,是间应有卧龙蟠。

悬崖峭壁立千尺,有洞虚明忽中坼。吴王宝剑乌能然,恐是巨灵神斧劈。

迎风观上天如水,寒露台前月似霜。好待甘泉新赋就,持归此地献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