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汴春来千万枝,绿阴随处缚金羁。殷勤休负东风意,曾把青芽细细吹。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囊有清诗无一钱,夜窗翻倒谩妨眠。
荆溪溪上长回首,不见音书已二年。
来则非邪抑是邪,缘堤何必更行沙。
瑟当调处难胶柱,棋到危时见作家。
公论有谁能着脚,事机至此转聱牙。
不如叠嶂双溪下,行对青山坐看花。
擒虎临门事已休,独馀孺子不惊忧。
阁中危坐能宣令,略洗双亲入井羞。
忆昔年年秋未分,晓妆一院气氤氲。
阶前暗印朱丝履,窗里同缝白练裙。
《子夜歌》成犹待月,六时参罢悟行云。
即今拾翠溪边望,凉露如珠逗水纹。
择对真佳婿,传家好弟兄。魂飞瑶海岸,风断玉箫声。
举案人何在,埋文谁作铭。潘郎今未老,他日看褒荣。
为爱鳌峰胜,灵洲阁影蟠。东南观欲尽,天地若为宽。
云树闲清昼,江帆乱激湍。山川迂岁月,风雨又凭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