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春望望陵台,台下漳河去不回。惟有旧时歌舞地,至今风雨自西来。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水宿栖岩际,乡心望斗横。船头鱼夜跳,江口雁南征。
为报村居近,遥传鸡犬声。孤怀愁不寐,秋意转分明。
周郎既老曲不顾,自作吴音歌白苎。
二三名胜能知音,伧翁得之嗟已暮。
玩之在手一载读,愈见佳处心愈妒。
君乎瘖休无复鸣,我宜如许他宜虑。
乡曲豫章皆奇才,直上千尺已摧去。
今年燕即旧年燕,今岁人非去岁人。恸惜三郎年十二,墦间宿草几回新。
背郭幽栖只数椽,安心调息引流年。午檐花动鸟窥户,春渚艇横风满川。
物妙每于閒处得,时情都向懒中捐。怀贤更有千秋兴,细和陶诗复自笺。
地借牛皮不计年,荷兰征址剩荒烟。苍凉满目兴亡感,只在寒鸦古木边。
艳色前后发,缓楫去来迟。看妆碍荷影,洗手畏菱滋。
摘除莲上叶,拖出藉中丝。湖里人无限,何日满船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