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楼暇日坐峥嵘,白发从他望里生。海近云霞常绕户,山回风雨动连城。
綵毫一散中原色,浊酒偏含我辈情。千载阳春须此调,少年休说是虚名。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觌面逢幽侣,装怀解吏纷。
曾敲筠户月,屡宿柳塘云。
离索知余恨,来过谢子勤。
山中新雨足,几处未耕耘。
入道犹将母,人心信秉彝。
每能图乐事,谁与写时思。
欲觅徽君笔,难当幼妇辞。
只应忧世切,聊此觉良知。
周诗山寺满,骑马□中寻。
淡泊人无识,吟嗟子独深。
动中观造化,静处养灵襟。
且学渠根本,篇章莫费吟。
尺五城南瑞霭浮,曾陪玉辂祀圜丘。太平礼乐逢昌运,亲见嘉禾屡有秋。
天池十里如鉴湖,荷花可折鱼可脍。
人间忧喜也无期,万里间关一马归。莫洒东风别时泪,春光又满老莱衣。
花屿书床明且净,朋从如云墨华映。沤情冲淡鹭情并,一曲琴心琴理正。
六法精研轻且清,佳章四壁助吟咏。玉箫金琯和时令,千万芙蕖绕门竞。
我避烽烟脱虎阱,濡毫点墨徒纵横。倾盖之交非所聘,敢望万间招与请。
百岁中庭朴,惊看绿荫疏。虬枝堕微雨,虫蜕积平除。
称汝婆娑意,惟余寂寞居。高门种槐柳,他日复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