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秋诸将欲横行,蓟北先开细柳营。万里旌旗连杀气,千山鼓角动边声。
指挥士马中原合,谈笑风尘瀚海清。此日汉军俱望幸,满朝应重亚夫名。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学懒年来苦未能,鸡声催促每晨兴。行亲农亩春耕具,坐伴儿曹夜读灯。
起凤腾蛟词不及,春蛇秋蚓笔堪憎。劳形碌碌徒为耳,学懒年来苦未能。
三代卢龙将相家,五分符竹到天涯。
瘴山江上重相见,醉里同看豆蔻花。
西湖野树上林花,行乐谁知大尹家。帘幕垂垂人兀坐,金猊香散日西斜。
清朝汲井灌芙蓉,谁捣玄霜擘面逢。不管羁人消渴甚,尽倾玉露洗朝容。
建子星回斗转寅,居然一百十年春。灌花拭竹间中课,问水寻山物外身。
《击壤》但知歌帝力,炷香惟有感苍旻。桑榆筋骨还彊健,历数前因话劫尘。
双旌宛宛向洪州,斗色虽遥渐可求。定有征君堪下榻,那无帝子共登楼。
西山南浦来尊外,紫电清霜满案头。屈指三朝词酒客,几人方岳领诸侯。